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散文诗

移动版    时间:2019-06-01 16:30

概括:这道题是松怨儆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散文诗,指导老师为黄老师。

题目:散文诗

解:

散文

(一)散文概述: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二)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三)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四)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散文的鉴赏技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散文诗

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於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於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是一种近代文体,是适应近、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徵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於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是很著名的散文诗.

举一反三

例1: 散文诗和诗歌的区别是什么啊?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的思路是什么?字数有什么区别呢?[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散文诗的格式

点拨:(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比如结构、语体、节奏等方面的不同。(1)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

题2: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有哪些?

点拨:《迷途》,《明天》 ,《港口的梦》 ,《雨巷》戴望舒 等等。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一颗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明天》 (节选) 这不是...

题3:10篇超短散文诗

点拨:1.生与死 (英)兰多 我不和人争斗, 因为没有人值得我争斗。 我爱自然, 其次我爱艺术。 我在生命的火前 温暖我的双手; 一旦生命的火消沉, 我愿悄然长逝。2. 《月》 孤孤的夜, 漆漆的星, 唯有我, 月, 独守星空。 3.《秋》 湖泊上 荡着红...

题4:散文和散文诗的区别。

点拨:诗是诗,散文是散文。两个是不一样的。只是现代许多散文诗,是在散文的基础上演化尔来的。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

题5:求表白散文诗

点拨:从来都不曾感受过,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如此激烈的,无时无刻都被一种叫做想念的东西包围着,一睁开眼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发呆的时候,看风景的时候,听歌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想起,你微笑的样子,你沉默的样子,你忧伤的样子,你的发丝被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87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