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社会环境分析

移动版    时间:2019-06-01 16:48

概括:这道题是历式肚同学的课后历史练习题,主要是关于社会环境分析,指导老师为习老师。社会环境分析,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 、语言环境、卫生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3个层次的分析,来了解和认清国际、国内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及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寻求各种发展机会及道路。

题目:社会环境分析

解: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举一反三

例1: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这句话如何理解!举个恰当易懂的例子.】[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应该是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所以,我们选择社会主义有必然的一面.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决定此形态的思想文化.

例2: 请说一下1950年左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越多越好


思路提示:

建国初,美国敌视中国,苏联援助中国,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站起来了.

建国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1952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其专业,增设了专科院校,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苏联模式,忽视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于狭窄等问题.

1958年,伴随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

例3: 高中政治文化辨析题‘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这是高二《文化生活》的内容:

首先,此观点片面

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三者的关系是: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不一定同步),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作用性质不同)

2、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反过来,一定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4、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所以,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但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另外,做政治辨析的套路有,一是先说下观点是正确、错误或者是片面;二是回答原因,如错在什么地方,对在什么地方);三是来个总结的话照应问题.)

例4: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影响,这样说对吗】[历史练习题]


思路提示:

这恐怕会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我个人认为是有重要影响的,但这个影响是互相的而不是单向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建立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的,历史是怎么形成的?历史就是政治经济演变的产物.所以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政治经济是密切相关,而不是脱离的.

比如:中国的文化就是基于农耕这样一个经济基础的而建立起来的,温良恭俭让这一个充满儒家道德规范的理念,始终主导着中国文化思想.但中国传承的农耕文化也反过来不断影响和服务着这个政治经济关系,由此得到了数千年的延续.比如:中国式的谦虚主导了正统社会人际关系准则,且民以食为天.而当文化不适宜继续为政治经济服务了的时候,就将发生中断.比如: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孔孟思想在共产主义占据政治领域时就被废止,由此终止至今数十年.

由此可知,文化产生于社会政治经济状态,是与政治经济互相渗透和关联的,文化实际是政治经济的具体艺术化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政治经济的发展.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中国社会环境分析

点拨:中国社会环境现状: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

题2:社会环境分析怎么写

点拨:社会环境分析,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 、语言环境、卫生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3个层次的分析,...

题3:我国社会一般环境分析

点拨: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

题4: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简析即可)

点拨:物流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物畅其流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构想。所以物流行业前景广阔,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网上购物的蓬勃兴起更显示了物流行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物流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希望...

题5:社会职业环境分析

点拨: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90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