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书法课堂:扬书法传统加强人文修养

移动版    时间:2015-03-10 10:21

第十七讲 浅谈识篆

  篆书是书法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篆书字体的字形与现在通行的字体形迹相距太远,认读确有困难,现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查阅有关的资料,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是以“六书”的理论去识篆

  所谓“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及转注。

  (一)象形。象形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为象形,观其形象就可读识。

  (二)指事。指事是视而可识,察而可见,如上、下等字。

  (三)会意。会意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如武字、信字等。

  (四)形声。形声是以事为名,取璧相成,如江字、河字等。

  (五)假借。假借是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字、长字等。

  (六)转注。转注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如考字、老字等。

  前四种是成字的法则,后两种是成词折义的法则。概括起来,中国汉字的特点基本上是以形表意。在最初产生的文字甲骨文的原始图画最为明显。进而到金文,尤其到了小篆,便走向了抽象,把图画的因素逐渐减少,笔画走向线条化,但只要我们善于从笔画的抽象性上去还原,便可以依稀地捕捉到象形的形影。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即以此字之形旁部首来认识它的意义所在,是可以读懂篆书并知道它的本意的。

  有本书名叫《说文解字》,它把汉字以偏旁集中了若干部,每部以一字为代表,即所谓部首。只要能分析出该字所属之部,便可大致推断出它的讲法。如“椅”字边旁从“木”,便可推知必与“木”有关,是用木做成的器物。这样的推断,虽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其意义也不远了。

  二是查阅有关资料,准确无误地认识篆书。如《说文解字》,它是最早收录小篆,也是字数最全的一部书。其字结体工稳,但体势呆痴,笔划柔弱,可阅读,可查字,但不可临范。

  篆书虽然早已不再是通行的文字,但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书法艺术的价值,历各代而未衰。近现代的篆书家也大有人在。从艺术的角度看,它自有自己的一套发展的轨迹,是中国书法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因此,我们要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因为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研究它是大有可为的。

  

\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9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