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业遭三公政策打压 欲借国际化破困局
近日,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两家高端白酒龙头企业相继公布2012年年度报告,均大幅下调2013年营收增长目标。贵州茅台进一步调低至20%左右,而五粮液更是下调至15%左右。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白酒上市公司2012年全年业绩看上去还算光鲜,但今年一季报却不容乐观,显示白酒行业正在结束高增长而进入调整期。
中国白酒行业经历塑化剂、禁酒令、三公消费禁令等政策的影响后,“东方不亮西方亮”,白酒国际化作为可能破解困局、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的方式之一,被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但是,除了少数大牌酒企有过设想或者尝试,大部分白酒企业仍然对国内的中低端市场摩拳擦掌。
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对白酒国际化前景颇为看好。他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白酒文化源远流长,兼具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趋势是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中国白酒的酣畅淋漓是快乐的载体,我们期待把这种快乐与国际友人分享”。
现状:中国白酒国际化刚起步
肖竹青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白酒国际化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需要在品牌传播的方式、销售渠道、引进国际化的人才以及国际化的商业规则这几方面着手,把中国的白酒推向国际市场。“中国目前白酒出口主要集中在华人餐馆,喝白酒的大多是华人,我们需要让外国人接受中国白酒、喝中国白酒。这就要求我们在品牌的塑造和品质的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按照国际规则、国际语言来塑造品牌”,他如是说。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也指出,目前,白酒企业即便走出去了,也都把目标人群定位在去国外旅行或者商务公干的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现在的白酒走出去,离国外的主流人群还很远。“只有被国外的主流人群接受了,中国的白酒才称得上真正走出去了,而这需要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输出。”
路径:中国酒企需练好“内功”
“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还需要白酒企业练好‘内功’”。肖竹青建议,白酒企业需要做好品质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因为国外一些品牌酒庄,大多是传承下来的,产量比较有限,所以缔造出奢侈品效应,而中国酒企能够有巨大的产量跟进,这一优势是国外酒庄不可比的”。他建议,中国白酒国际化需要分三步进行:首先,要把中国白酒卖给华人,这是基础;其次要卖给外国人,这是努力的方向;第三,要与海外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一些葡萄酒进口商已经成功进驻中国市场,但是中国白酒进驻海外在渠道上一直存在障碍”,他认为,中国酒企应该熟悉国外的法律法规和销售渠道,“国外的渠道与中国有很大区别,中国的渠道是团购形式的,讲究开瓶费、进场费、出场费,但是这些销售行为在国外是禁止的,属于一种贿赂行为,是违法的。中国白酒企业在国外不能用自己的营销方式,应该遵守国际规则,用国际通用的品牌塑造方式来讲中国白酒的故事。”他建议,中国酒企可联系知名的流通合作伙伴来共同建设、创造白酒进驻海外的道路,“我们的合作伙伴要做好翻译的工作,要做好消费者服务的工作,而我们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
国际在线记者注意到,在行业出现调整时期,酒交所成为众多酒企的新宠,刚刚满一周岁的上海酒业交易中心在糖酒会上显得比较忙。据肖竹青介绍,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下称上海酒交所),有很多来自海外的客户购买中国白酒。在谈及为何该酒交所中涵盖“国际”一词时,他表示,上海酒交所很重视与海外的酒类交易所的联系,一直致力于组建中国白酒和葡萄酒展团去参加波尔多地区的国际贸易展,所以说上海酒交所的设立是根据国际规则设立的,同时这里的投资和交易均为国际化人群。
外部环境:26国酒企抢滩中国市场
不久前,第8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糖酒会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国际化程度大大提升。主办方表示,希望将糖酒会逐渐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交易平台。
肖竹青分析称,糖酒会的国际化是建立在中国人口众多、内需增长潜力巨大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外国酒纷纷借助糖酒会来中国招商、来中国做品牌推广,来中国做本土营销,所以糖酒会的国际化应该是中国的内需潜力吸引了外国企业的关注。
肖竹青同时指出,中国糖酒会外国酒商卖酒的多,而买酒的少,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我们应该积极地参加德国、意大利等国外的食品展览,中国的白酒行业走向国际的过程当中,中国的政策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他认为,糖酒会的国际化是为外国酒铺设的舞台,中国的白酒要走向世界,要主动去参加国外的一些著名食品展,从而接触到国际采购商。
- 专家建议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2023-05-27)
- 发遍全国的“上门强制枪毙”短信(2023-05-27)
- “星”光陨落汪海(2023-05-24)
- 美债“庞氏骗局”还能玩多久?(2023-05-23)
- 俄罗斯“献礼”(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