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黄河沿岸“枣”致富 吕梁山上说丰年
新华社太原10月9日电 题:山西柳林:黄河沿岸“枣”致富 吕梁山上说丰年
新华社记者张磊
金秋十月,山西省柳林县黄河沿岸的吕梁山上,漫山遍野的枣林挂满了红玛瑙似的木枣。63岁的退休工人卫保章在枣树下挥毫泼墨,写下了“春华秋实”“国泰民安”的书法作品。
“我从小吃着枣长大,对枣有种特殊的感情,感觉每棵树上枣的味道都不一样。今年红枣大丰收,红彤彤的枣多像我们现在欣欣向荣的日子啊。”卫保章对家乡的枣饱含深情。
枣树在柳林被称作“铁杆庄稼”,有着千年以上的栽培史。近年来,柳林县推进新品红枣树栽植,发展大棚栽种、矮化密植,推进裂果防治,打造红枣集贸市场,研发红枣饮料等功能性食品,全面加快枣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枣林面积达28万亩,年产量3万吨。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柳林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
刘阳平是柳林县三交镇的一位普通枣农,和枣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年轻时做过贩枣生意,开过土特产超市,承包过100亩枣园。2017年,他回乡成立合作社,带领家乡父老发展红枣产业,为社员创收40多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2018年,刘阳平又成立了一家生态农林科技开发公司,在村里流转红枣林1000余亩。
通过嫁接实验,刘阳平研发了新品种,发明了高温冷冻保鲜技术,大大延长了枣的保鲜时间。“今年嫁接了200亩,,预计可收一万多斤果实,平均价格在每斤15元左右,目前已被几家红枣加工企业预订。”他说,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以木枣种植及加工、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主的柳林沿黄观光旅游园区。
为推动红枣产业发展,柳林县还在“建基地、举龙头、创品牌、深加工、拓销售”上下功夫。目前,全县已有120余家中小规模红枣深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转化原枣1.2亿公斤。全县红枣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左右。
达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柳林县近年涌现出的红枣龙头企业之一,其60%的枣来源于本地。公司副总经理刘元平说:“政府不仅扶持奖励龙头企业、帮助推广品牌,还帮助企业招商引资、拓宽销路。”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